排露了廳態某餐1張照片被瘋,暴當下的病傳的8分上海熟牛社會
文 |那年美美
本文純屬原創,感謝評論與轉發!
『【美美談情感】,每天趣談人物,社會,熱點等情感新鮮事。在這裏,有故事、有觀點,有邏輯、有深度,期待您的關注!』
前段時間,網上有個很熱門的帖子,讓人感慨良多。
博主@周Rich,是一位女性。
15年前,她剛上高中,利用暑假,去了上海的姑姑家玩。
第一次出遠門,第一次坐飛機,她按捺不住地想,終於可以來大城市見世麵了。
姑姑帶她去了一家全上海最高檔的牛排館,博主照著菜單,點了一份菲力牛排。
服務員問她要幾分熟,從未吃過西餐的博主,頓時覺得一陣懵,臉也脹得通紅,支支吾吾說了一句:
服務員立馬露出了鄙夷的神情,不屑地笑了笑,還搖了搖頭,拿起菜單,傲慢地走開了。
博主顯得局促而又尷尬,小聲地問姑姑:
“我哪裏做錯了嗎?”
姑姑不動聲色地微笑地說:
吃完牛排,姑姑又帶博主去逛了上海的特色景點。
那時候,博主認為,自己也算是一個“見過大世麵”的人了。
回到學校,她在班裏瘋狂地炫耀自己在上海的各種見聞,開始看不起那些暑假沒有出去玩過的同學。
後來,博主來了深圳,30歲的她,在那裏工作,結婚,定居,並且在均價8萬以上的小區買了房,混成了不折不扣的中產。
有一天,她和老公帶著孩子,去到深圳一家西餐廳吃牛排。
突然想起自己讀高中時第一次吃牛排的窘迫樣子,她決定測試一下現在的自己,如果再次被人嘲笑,將會是什麽樣子。
便一如既往地對服務員說:
言語中,她還特意強調了“八分熟”三個字。
結果,讓她深感意外的是,服務員聽了後,依舊保持著甜美的笑容,身子微微鞠著,禮貌地點了點頭:
“好的,女士。”
買單的時候,博主在賬單上看到了一行清晰可見的字:
這讓博主非常感動,她萬萬沒想到,同樣是牛排館的服務員,她們的層次,高下立判。
她在想,讀高中時自己一直想出去見的世麵,到底是什麽樣子呢?
是她在上海看到的絢麗堂皇的東方明珠塔,還是裝潢超級豪華的恒隆廣場,亦或是帥哥美女如雲的外灘?
其實,都不是!
答案,就在這兩個服務員和她的姑姑身上。
沒見過世麵的人,就像第一個服務員,認為在自己行業內的見識已經足夠多了,一旦別人做出超過她理解和認知範圍的事,就會馬上站出來嘲笑,指正。
在她看來,那是因為別人見識短淺。
而真正見過世麵的人,就像第二個服務員以及博主的姑姑,在非常熟悉的領域內,即便看到別人說出讓自己不明白的話,也依然會保持一顆換位思考的心。
她們能充分尊重別人不一樣的想法和眼光,並且始終秉持友善與欣賞的態度,優雅地出現在別人的世界裏。
看了這則熱帖,很多網友忍不住感慨:
是的,這個世界上,總有那麽一群人,明明自己的見識與認知有限,卻偏偏以為是別人沒有見過世麵。
明明站在井底裏觀天,卻堅持以為自己看到的就是全世界。
更可悲的是,這樣的人,層出不窮。
不得不說,一份“八分熟牛排”,硬生生暴露出了當下社會普遍存在的一種病態現象。
很多年前,聽我一個開飯店的朋友說過這樣一件事。
為了穩住生意,他隔三差五會請一些公職幹部來店裏坐鎮。
有一次,店裏剛好推出一種新菜,叫“拔絲香蕉”。
吃拔絲香蕉的時候,旁邊那碗水,是用來洗手的。
但當時有位幹部不知情,一不小心就把它喝了下去,旁邊的人看了麵麵相覷。
鄰座的一位領導,為了彰顯自己見過世麵,特意當著那位幹部的麵,把手伸到了那碗水裏。
洗完手後,他不屑的眼神裏,滿滿寫著兩個大字:
“土鱉!”
再看那位把水喝了的幹部,臉上已是紅一塊白一塊,尷尬不已。
在那位領導看來,自己久經沙場,見過世麵,為了彰顯這份優越感,不惜在別人狼狽不堪的時候,毫不掩飾地施以惡意。
殊不知,真正的見過世麵,是懂得掩飾住自己的鋒芒,心懷友好,善良而又優雅地出現在別人的世界裏。
而他當著眾人的麵,迫不及待地指正別人,看似是優越於人,其實才是真正沒見過世麵。
這樣的人,就如主持人孟非所說:
閨蜜剛從農村來到城市上大學時,曾經有過這樣一段經曆。
她和幾個要好的同學去看電影,在洗手間排隊洗手的時候,水龍頭裏的水就是不出來。
她急得不知所措,小聲嘟囔了一句,“這水龍頭怎麽連開關都沒有啊”。
排在後麵的女生,撇了撇嘴,滿臉鄙夷地解釋。
那一刻,閨蜜紅著臉,不知道自己是怎麽離開衛生間的。
這件糗事,在她心裏留下了“沒見過世麵”的烙印。
後來,大學4年,麵臨畢業,閨蜜也漸漸掌握了這個城市的“套路”。
麵對父母開豪車來接的同學,麵對室友向她炫耀新買的蘋果手機,麵對被同學拖去逛奢侈品專櫃,
她再也不露怯,而是極力掩飾住內心的波瀾,把自己裝得很入流的樣子,甚至好幾次萌發“打腫臉充胖子”的衝動。
因為,她不想讓別人看見自己“沒見過世麵”的樣子。
那時候,在她眼裏,世麵,就是能對奢侈化妝品專櫃的品牌如數家珍,能記住這個城市五星級酒店自助餐廳裏的各種美食。
後來,閨蜜的表弟從老家來看她,閨蜜一個富二代朋友,便提出請她和表弟去吃麥當勞。
看到點餐時一臉茫然的表弟,閨蜜想起了當年那個剛來到這座城市時土不拉嘰的自己。
當朋友用手抓起一個雞翅,正準備往嘴裏送時,表弟詫異地問:
閨蜜的朋友先是愣了一下,後來取下手套,拿起一把叉子,說:
這一幕,閨蜜在旁邊看得又羞又氣。
她深知朋友比她更懂美食,但在淳樸天真的表弟麵前,朋友並沒有選擇賣弄。
不僅如此,席間,朋友還直誇表弟的頭發很有型。
表弟一臉自豪地說:
那一刻,閨蜜反而有些釋懷了。
她羨慕表弟的坦然,如果換了是她,這樣的家境,想必她是難以啟齒的。
回想起每次自己刻意營造的各種所謂高級社交,再看一眼正和朋友眉飛色舞介紹自己家鄉特產的表弟,那種真誠,那種自然,讓閨蜜覺得,一直緊繃的那根神經,突然放鬆了。
原來,自己一直活在虛假的體麵裏,以為那就是所謂的見過世麵。
卻從來沒想過,真正的見過世麵,不是讓你把自己捆綁在一個“優渥”的虛假人設裏,居高臨下地俯視貧窮,
更不是讓你把自己困在自卑裏,人為地設置一道隔絕自己的屏障,
而是看別人戴梵克雅寶,品法國名貴紅酒,買價值幾萬的愛馬仕包包,吃上麵還滲著血紅蛋白的牛排西餐時,
你依然能心平氣和、泰然自若地在大街小巷吃著人間煙火氣;
在一飯一蔬、三餐四季的柴米油鹽裏,計算著你的生活成本;
在熙熙攘攘的人群中,氣喘籲籲地趕公交,擠地鐵。
如此,而已。
去年年底,一位排隊做核酸的農村大媽火出了圈。
和身邊其他老頭老太一樣,這位大媽穿得樸素無華,毫不起眼。
但她握在手裏的華為保時捷手機,卻驚豔了在場所有人。
這一幕,惹來了很多看熱鬧的好事者。
大家躲在背後議論紛紛:
終於,有人問了一句特別紮心的話:
是啊,在很多人的認知裏,老年人尤其是農村大媽,就不配擁有奢侈品手機。
否則,就是落了俗套,招人笑話。
這些人自以為見過世麵,卻不知道,如此刻板印象,本身就是一種坐井觀天的狹隘。
羅翔老師曾說:
深以為然!
這一類人,但凡他們沒見識過的,或者超出他們理解範圍的,就會忍不住去批判,去排斥,去非議。
他們所謂的見過世麵,其實就是一個被世俗固化了的框架。
就好比那一套耳熟能詳的陳詞濫調:
卻不曾想,真正的見過世麵,是能夠打破傳統和束縛,穿越固有認知的界限,以謙卑的心態,去接受那些與世俗格格不入的人和事,以及他們與主流價值觀相衝突的行為。
隻有學會了打開眼界,才能聽得了不一樣的聲音,看得見不一樣的風景。
一個真正見過世麵的人,往往是能夠同時接受兩種不同甚至相悖理論的人。
社會心理學上,有個著名的“托利得定理”,指的是:
真正見過世麵的人,明明有著穿綾羅綢緞的雍容華貴,卻依然能欣賞別人著粗布素衣的淳厚質樸。
“世麵”這種東西,它不是彰顯各種身份的名利場,不是擴充各種奢侈品的詞匯量,也不是坐豪華小車,吃高級料理,更不是見各種風雲人物。
而是在別人狼狽與尷尬的時候,能收起你的刻薄與嚴苛,心懷慈悲,善良優雅地包容一切;
是當“啜菽飲水,鶉衣百結”的你,與那些“何不食肉糜”的朋友相交時,還能坦然地接納自己,正視自己;
是你明明條件優越,卻依然能彎下腰,俯下身,學會換位思考,體恤他人的艱難;
是別人的行為與看法明明超出你的認知界限,你能打破刻板印象,學會傾聽不同的聲音,懂得接納與尊重。
共勉!
本文地址:http://flash.a0k0.com/accurate/449496152c699910.html
版权声明
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,不代表本站立场。
本文系作者授权发表,未经许可,不得转载。